肉牛寄生虫是暂时或者地在牛体内或者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在我国长江以南省份,如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广西等南方省份常持续出现多雨、潮湿、高温、闷热的天气,适宜蝇蛆、疥螨等体外寄生虫和蛔虫、绦虫、球虫等体内寄生虫的生存和繁衍。
通过调研不同管理条件下的牛场,今天山东鑫旺饲料工业有限公司美女小编建议介绍一下肉牛养殖场常见的牛螨病及其防治,希望对养牛人有帮助。
一、牛螨病
牛螨病(又叫疥癣病,俗称癞病),主要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牛体表、表皮下引起的慢性寄生虫性皮肤病。该病以剧痒、脱皮、湿疹性皮炎和接触性感染为特征,具有高度传染性,发病后往往蔓延至全群,危害十分严重。
1、流行特点。本病常发生在冬春季节。幼龄牛比成年牛易感,一般通过与病牛直接接触或污染的栏舍及用具间接接触传播。阴暗、潮湿、卫生差的栏舍有利于本病的传播,体瘦体弱牛更容易发病。
2、临床症状。疥螨病多发生于毛少而柔软的部位,多出现在头部和颈部。患牛体表剧痒,在栏杆、墙壁上擦痒或用舌头舔舐骚痒部位,皮肤上出现不规则脱毛区,发炎形成痂皮或脱屑。而出现丘疹、水疱,继发细菌感染可形成脓疱。严重感染时病部皮肤形成皱褶或龟裂,干燥、脱屑,称为“干疥”;患病部位淋巴液、组织液的渗出及动物相互间啃咬,患部潮湿,称为“湿疥”。
3、防治方法。预防:新购入的牛只要隔离检疫,确定无感染螨病的牛只方可混群饲养。保持牛舍干净卫生和通风,将牛粪便及时清理,堆肥发酵,牛舍整体消毒。:牛螨病传染性强,应及时隔离患牛,并进行。当发现病牛时,使用伊维菌素,用量为0.2mg/kg肌肉注射;0.05%双甲脒或者溴氰菊酯按说明书推荐剂量,稀释后进行药浴,药浴后要避免牛舔食药液,防止药物中毒。间隔7-10天重复用药一次。
二、牛焦虫病
牛焦虫病是由蜱虫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引起焦虫病的焦虫主要是牛巴贝斯焦虫与环形泰勒焦虫。巴贝斯焦虫不同牛种都可易感,临床症状主要为高热、贫血、黄疸、尿液茶褐色、怀孕母牛流产等,严重者出现死亡。
(1)流行特点。流行有地区性和季节性,与带虫蜱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南方地区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8月上旬始渐平息。幼犊发病多,由非疫区调入疫区的牛发病严重,而疫区牛发病较轻。
(2)临床症状。牛巴贝斯虫病潜伏期一般9-15天,病牛发烧,体温升到40℃以上,稽留热。病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消失,不反刍。呼吸加快,心跳增速,眼结膜苍白并黄染,可出现点状出血。尿呈茶褐色或酱油色。初期拉稀,后期便秘。妊娠母牛可发生流产,急性病畜可在2-6天内死亡。轻症病畜几天后体温下降,恢复较慢。 牛泰勒虫病潜伏期14-20天。患牛持续发烧,体温高至40.5-41.5℃。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精神萎靡、结膜潮红。可视黏膜结膜苍白、黄染,可有出血斑点。体表淋巴结显著肿大,可为正常的2-5倍。反刍停止,先便秘后腹泻,粪中可带血丝。病牛卧地不起,衰竭死亡。急性病例发病后数小时即可死亡,慢性病例体温并不升高,但体表淋巴结肿大,有腹泻或便秘。
(3)防治方法。两种病的预防和方法一致。预防:对新引进的牛只,若有疑似病例,加强临床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用针对性与预防性用药相结合的方法,可明显降低发病率,提高易感牛只的抵抗力。根据蜱的生活习性进行杀灭,常用的药物有伊维菌素,用量为0.2mg/kg肌肉注射、1-2%的敌百虫溶液喷洒牛体表和栏舍等。
为了帮您降低饲料成本,山东鑫旺饲料工业有限公司,为您提供:
代替豆粕 性价比很好的 鑫旺饲料9个产品方案
菜粕,精氨酸渣(这两个原料比豆粕价格低500-2000元)、棕榈粕(价值在380-800元)、葵花粕,谷氨酸渣(味精渣)、赖氨酸渣,小肽蛋白;烘干食用菌渣;我们自主研发性价比很好的比豆粕便宜的集成宝
山东鑫旺饲料工业有限公司,为您提供以上降本增效方案中的所有产品。
汪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