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前两日调研综合观点:
1.山东地区母猪300-1000头占比仍高,但是整体趋势在下降。
2.山东地区非集团个人大型养猪场近几年增加,主要为80后为主的猪场老板,原先从事生猪调运等后续新建猪场,规模在母猪几千到万头不等,有养母猪卖仔猪厂家,也有专业育肥场,专业育肥单批次都在万头以上。
3.山东地区猪病23年春节前后感染较普遍,去年同期为部分区域点发,今年点状增加,多数区域零星都有。但是致死率及损失率较去年是降低的,拔牙后整体生猪产能影响程度或跟去年同期较为持平。
4.山东地区的育肥及二育群体非常大,未来可能是专业育肥省份。
3月6日山东潍坊调研纪要DAY1
山东潍坊
企业一:散户+育种+饲料
1:潍坊地区规模化分布
潍坊地区现阶段散户主流母猪存栏规模为30-300头,全程成本8-8.5元/斤,130公斤出栏料肉比2.5。散户占比相较18-19年,存栏规模30头以下的,减少80%,30-200头减少比例20%,出栏量规模占潍坊地区的70%。22年淘汰速度放缓,21年下半年价格超跌的时候,市场淘汰速度是快的。山东放养模式比较普遍,除了集团放养,也会有规模散户放代养,现在代养费大概是1元/斤。
2:猪病疫情
23年春节后猪病山东受损相对严重的是临沂、日照、聊城、济宁、菏泽,受损率来看的话,母猪受损30%,山东猪病发病区域比较广,整体受损率在10-15%。潍坊地区比较平缓,但相较于周边区域影响比较少,母猪受损率不足10%,但是是一个持续化的事情,目前还在发病高峰期。2018年猪病受损母猪500头以上的淘汰比例高达80%,复养效果不好,所以转型的比较多。2018年猪病后,防非的措施提升,母猪舍、配怀舍、育肥舍不会出现交叉感染。现在早晚温差大,猪舍会出现应急反应,随着气温持续上升,相对会回归稳定。
3:母猪性能、母猪胎龄
自身断奶仔猪10-11头,市场平均水平9.5-10.5。头胎配种率85%,配种率提升在两胎之后,分娩率在90-95%。育肥死亡率2%,保育死亡率3%。批次化需要大量后备母猪,所以潍坊地区散户做批次化的很少。潍坊地区,21年下半年更换母猪群后,现在的胎龄多在3胎。三元淘汰节奏主要是不发情淘汰或者发病淘汰,不会轻易淘汰。
4:二次育肥
潍坊本地单纯做育肥,二次育肥比例较少,外购仔猪育肥也少,养殖规模1000头以上的不超过3万头,主要还是自繁自养为主,母猪2000-3000头占比1%,目前多是出租或者闲置。临沂、新泰大量二次育肥,群体来自于原来做饲料、动保,主要租猪场做二次育肥,二育进场心态主要看价格,14-16元都是可以考虑分批进场。近段时间提前出栏的不多,2月初进场的二育有出栏的多数为发病猪,2月份二次育肥进场比例大约20%
5:仔猪行情及成本
仔猪价格上涨速度过快,所以散户补栏节奏跟不上,短期仔猪价格很难出现下跌行情,因为市场节奏和预期炒作还会继续,对仔猪价格会有较强支撑。15公斤成本450-550元/头,其中包含饲料成本、管理费用、人工、取暖费用,现在市场价750元/头,仔猪利润超200会考虑增加出栏。
6:出栏体重
潍坊地区散户体重相对比较大,市场350以上的占比20%,400以上的很少。
企业二:集团养殖企业
1:潍坊周边猪病状态
潍坊疫情年后比年前厉害,春节后小猪出栏占比15-17%,出栏体重在75-80公斤,主要是集中在潍坊区域。其他集团也有相应的受损,猪病同比去年要轻一点。母猪受损轻于肥猪,但是后备充足。
2:产能布局
2022年完成量15万,2023年计划26万,但是低于2022年底计划,主要原因是由于仔猪价格上涨速度过快。放养规模2000头居多,多是3000头。主要是防FW,代养费跟生产成绩挂钩,140-370不等,但是整体高于其余规模企业。
3:二次育肥
c厂家自身猪源全部流向屠宰场,其余养殖企业有部分卖二育。但是2月份客户询盘确实很疯狂,这段时间询盘明显减少,主要是因为价格偏高。
4:猪苗采购、料肉比、养殖成本、育肥成活率猪苗采购省内外都有,外省采购
比例占比60-70%。115公斤出栏全程料肉比2.6。养殖成本根据养户养殖成绩来看,全程成本8-8.2左右。仔猪落地成本在370-380,育肥成活率在96-98%。
5:出栏计划
2月出栏均重120kg,3月份计划增重,预计增加10kg左右,所以3月份环比2月份出栏计划减少。
企业三:规模屠宰企业
1:屠宰量
2000头/日,春节前峰5000-6000头/日,现在产能利用率40%。
2:屠宰体重、猪源采购比例
屠宰体重240-250斤,猪源采购比例80%猪源来自于规模集团企业,从品质来看,散户要优于集团场。
3:分割比例、出肉率
现在日分割量400头,主做鲜销,部分入库,年后主动分割入库比例有所减缓。净白条出肉率64-66%。
4:白条销售情况
白条主要发江浙沪,农贸市场为主,有部分发往当地商超。冷鲜70%,热鲜30%,不做中温白条,冷鲜外发量占1/3。
5:屠宰量预期
三月份屠宰量预计再降幅度不大,计划3月份日均宰量提升300头。但是对于消费整体增幅不乐观。
6:屠宰利润
工人工资+设备折旧+水电。现在头均利润负80元/头左右。
3月7日山东调研纪要DAY2
今日受访企业为官方机构、专业二育群体、专业仔猪调运及育肥。
调研总况:
1:山东省内集团企业布局有所调整,其他部分集团在山东减少或撤出产能比较明显。且猪病后,散户退出比例有所加快,2022年30头以下母猪占比降至30-33%。
2:近两年山东新增部分新生代(80后年轻一代),存栏规模1万头左右。
3:2019年之后,新泰地区散户退出比例增加,二育兴起。
4:新泰地区二月份二次育肥进场比例约30-40%、且进场体重高于去年。
5:新泰地区4-5月份会加大二次育肥小体重住入场量,因为有增重利润。
6:莒县地区春节后猪病受损重于春节前,此波猪病高于去年、低于2021年。
7:莒县地区散户出栏体重基本在300斤左右,全程料肉比2.7-2.8。
8:散户仔猪补栏积极性会在短期发生明显好转。
9.山东鲁西南地区今年猪病整体感染率增加,普及地区较去年增加,但是损失率较去年下降。
调研详情:
上午:山东济南
企业四:官方机构
1:山东养殖情况
官方数据,2022年出栏量4500万头,排名全国第5,2022年底能繁母猪295万头,生猪存栏2900万头。国内头部企业均在山东有布局,但是猪病后,其他部分集团在山东减少或撤出产能比较明显。新增的中生代产能都在1万头存栏以下,未来这种规模是不是在山东会占有较高比例终还是看谁的养殖成本低成绩好以及资金的情况。另外这几家都是几千万上亿资金的养殖大户。但是山东规模化、自动化程度还在逐步提升,猪场做到精细化分工,走肉鸡模式。
2:山东产能格局变化
30头以下母猪的散户产能退出比例有所加快,2020年散户占比为45%,2021年37%,2022年预计30-33%。MY在山东布局占全国的1/10,年出栏5000头以上,2021年占比15%,2022年占比达到20%以上,年出栏500-5000头的客户群体,受猪病影响,近两年冲击比较大,现在复养效果较差。这两年,山东新兴的专业育肥群体,主要是二次育肥客户群体,但是短期的投机行为,未来发展形势并不明朗。专业育肥的猪源来自于全国各地,会造成山东省内猪病频发。
3:猪病损失
实验室200个样本中,发病阳性还是占接近1/3,但是发病率高,致死率低,整体养殖端影响不是很大。春节过后,鲁西南发病率比较高,但是弱毒,致死率比较低。从2018年猪病发生之后,生物安全升级,开始研发两毫升技术,但是实际效果弱,2021年开始爆发“疫苗毒”。
4:南猪北养模式的改变
南猪北养的模式是猪病前存在的事情,首先是因为北方资源充足、土地充裕,而南方部分区域雨水较多,污染严重,但是猪病后,模式改变,南方产能增速较快。但是环保限制和区域调运限制的影响,模式可能还会出现改变,可能出现的模式,是南方养母猪、北方养肥猪。
5:调入、调出
山东调入比例变化很快,之前山东调出为1200万头,主要调至江苏、浙江,而且主要是转换成肉。
下午山东泰安
企业五:二次育肥+自繁自养+调运商
1:猪病影响、养殖模式
猪病之前,泰安新泰地区二次育肥很少,主要是自养,卖仔猪为主。2019年开始,主要是调运利润丰厚,大概一车2万/车,所以二育开始兴起,现在新泰区域二次育肥占比相当大。散户防非意识薄弱,新泰地区100头母猪以下的,2023年春节前后损失比例在80%,新泰地区100头以下母猪规模总量不大,不足1万头。
2:春节后二育比例
二月份进场二次育肥主要体重段要略高于去年9-10月份,去年大概90-110公斤,今年多数为100公斤以上,主要考虑100公斤以下的是不开心。2月份进场的二次育肥,发病率在20-30%。临沂区域比新泰区域要相对严重些。二次育肥补栏率来看,二月份进场比例大概30-40%,2月7-7.5进场的二育有10%已经出栏,但是会循环补栏。
3:二育出栏、补栏节奏、二育来源
二育进场猪源90%来自于规模场,因为集团场有猪病保质期,大约10天。现阶段二育进场较2月中旬减少90%。出栏心态;大部分考虑见利就出,部分养殖户现在心里预期是公斤涨2元出栏,因为考虑天气原因,不会养太大的猪。补栏心态:4-5月份会考虑入手140-150斤的猪,增重成本为7.5元/斤,包含饲料、兽药等等。今年进场略早于去年,主要是因为考虑猪粮比达到1级预警,而且核算饲料成本,相当于去年5.8元/斤的价格,所以年后提前启动。
4:自繁自养、料肉比
新泰500头以上自繁规模的量不大,单胎产子12头,断奶成活率96-97%。自有母猪会进行批次化淘汰,现在产能母猪胎龄多数为2-3胎,高胎龄大概5胎左右。断奶至130kg料肉比在2.6-3.0。
企业六:调运商+仔猪
1:猪病
10月份-春节前区域内猪病疫情影响较弱,蓝耳也有点状爆发,呼吸道疾病死亡率高于猪病和蓝耳,但是死亡率也低于5%。但是春节后,猪病发病率厉害,本地存栏量比春节前减少80%;饲料销量来看,同比去年减少30%。猪病情况同比去年略微严重点。周边市场散户存栏前年减少40%,去年减少10%。
2:仔猪补栏心态、预期
近段时间,仔猪恒温车调运途中会有阳性发病状况。目前区域仔猪补栏量不大,近几天部分规模企业仔猪出栏积极性不高,在等待市场涨价,但是本周市场不及预期,市场观望气氛增强。但是预期再过一个星期,补栏的积极性会有所提升,因为会对于阳历的9-11月份的行情看好。对于价格预期,觉得15公斤仔猪可以达到800元。江西、河南、江苏、浙江调入的仔猪量多,整体省外调入比省内调配比例高。仔猪补栏规模200-500头,整体补栏节奏是满进满出,基本一年就养一波,正常不发猪病的情况下,育肥死亡率低于5%。
3:猪价预期
感觉今年价格会有高点,要比去年提前,上半年消费支撑比较弱,所以上半年次高点的可能性不大。
4:散户自繁自养心态变化
现在母猪补栏谨慎主要是因为周期长加之猪病影响,但是不会长期空栏,所以觉得后期自繁自养还是市场趋势。
5:出栏体重
本地散户出栏体重基本在300斤左右,很少有出标猪的。也有部分继续压栏的,散户基本全价料,按照阶段性喂养。150公斤全程料肉比2.7-2.8。
2023年3月8日山东调研纪要DAY3
调研时间:3月8日
调研对象:今日受访企业为合同放养户、规模屠宰场
调研地点:山东临沂(平邑、兰山)
调研总况:
1:平邑地区,春节前后猪病影响20-25%,自身放养户影响较小,而且主要是口蹄疫。
2:年后仔猪补栏30-40%,且有部分二育补栏。
3:短期要放缓仔猪补栏节奏,预计15-20天。
4:自身放养户饲料库存仅仅维持5-6天的量。
5:屠宰场2023年宰量同比22年会有所增加。
6:受访屠企单场的冻品库满库。春节后临沂地区屠宰企业入冻比例50-60%。
7:现在冻品保质期较三年前有较大改变。
8:当期冻品入库成本在毛猪采购基础上加1.5-2元/公斤。
9:截至目前,2月份部分入库冻品有零星出库现象,但鲜品、冻品走货均无明显提升。
企业七:放养+外购仔猪
1:仔猪补栏、二次育肥状态
年后补栏3-4万,主要补栏体重7-15公斤,去年满负荷是10万,二月份补栏3万头80-100斤的二次育肥,现在还在压,体重270-280斤。平邑地区二次育肥规模比新泰略小,进场规模300-1000头,年后进场比例20%(对比去年高峰期),仔猪采购区域主要是省外,补栏仔猪成本340-520元/头,现在暂缓补栏,20天之后看天气,再考虑继续补栏,运费12元/公里。出栏心态看成本,合适会考虑在2个月左右出栏,如果价格不合适会考虑继续压栏。
2:猪病情况、育肥成活率
对放养户的防控要求要严格于集团企业。今年春节过后,自己放养的损失比例在6%,主要体重段为80-100斤,发病严重的是口蹄疫。整个临沂地区猪病损失20-25%。仔猪育肥成活率97-98%,仔猪育肥到120-130公斤出栏成本16.2-17元/公斤(根据仔猪到场成本),成本包含单斤增重饲料费用、药费、代养费、死亡。
3:饲料价格
育肥全价料(100-200斤),到场3500元/吨,200斤以上料到场3400元/吨。饲料库存天数基本是5-6天,因为自己有散装车。
4:后市预期
自己预期17-18元/公斤就会考虑大量出售,不会去赌行情。
企业八:规模屠宰场
1:宰量变化
2022年宰量120万头,2023年上半年宰量同比会高于去年,主要因为年后小体重猪源流通加快,所以宰量增加明显。春节前一个月宰量8000头/日,节后宰量5000头/日。2022年11份-2023年
1月份同比往年相差不大。
自己企业,主要是做分割,宰杀体重100公斤左右。
2:库容能力、库存率、分割品保质期
企业冻品库容能力5000吨,到现在满库,2月份日入库量100吨左右。如果短期出现行情,再有大量入库,会考虑租场外库储存。临沂地区整个冻品库容能力有80-100万吨。
2月份整个临沂地区入冻率60%。
三年前,分割副产保质期10个月,肉保质期12个月,两年前分割肉储存时间调整到18-36个月不等,正常鲜品储存温库0-4度。出库时间不会统一,从现在开始,已经有陆续在出了。
3:春节后鲜冻价格转换的原因
因为临期冻品库存不多,但是终端有抄底囤货,导致部分冻品价格涨幅过快。但是多数为即期产品。
4:冻品成本
人工、速冻、包装等等,当期冻品入库成本加1.5-2元/公斤。
5:鲜品、冻品走货状态
近段时间冻品走货未见明显好转,预计二季度会有好转迹象。其他企业鲜品走货有所好转,但整体还没有大幅增长,自己场热鲜白条多发往江苏,中温白条远发到湖南,也有部分发往浙江和临沂当地。主要针对的客户群体是餐饮、加工厂、经销商,很少对应农贸市场。
3月9日-10日山东-江苏调研纪要DAY4DAY5
调研时间:3月9日-10日
调研对象:调运商、规模屠宰企业、养殖集团
调研地点:山东临沂,江苏徐州
调研总况:
1:临沂地区3月份调运进度较2月份有所减缓。
2:当地散户母猪几乎无存栏,主要为二育或仔猪育肥。
3:当地仔猪以合作社为主,放养/代养模式,规模600头起步,一次采购量大约1万头。
4:淘汰母猪宰杀量高于去年同期,省外调入比例30-40%。
5:受访屠企年设计屠宰产能100万头,去年屠宰量40万头,开工率40%左右。
6:去年鲜销率较高,大约90%,今年需求复苏较慢,鲜销占比大概80%。
7:企业自有冻品库容5000吨,现在入库量大概1000吨,入库率约20%。
8:预计年内高点的话可能出现在十一前后或者春节之前;目前来看动力不足,不会有很大的行情。
9:江苏地区猪病呈现区域化差异。年前散户严重,年后集团企业为主,同比去年略轻一些。
企业九:临沂调运商
1、调运情况:
屠宰/二育调运都有做,二育主要是临沂平邑泰安新泰,但是年后发病率较高,部分二育有出栏的情况。目前调运体重也是根据行情来,2月份调运体重小,3月份可能就稍大一些,因为预估在5-6月份出栏的话,补栏越晚体重越大。调入省份各地都有,现在主要是云贵川调入,去年同期多为东北调入的。也有从新疆调入的,但是路程原因,死亡率较高。以前每天都发猪,现在基本2-3天才拿货出货一次。
2、养殖情况:
现在散户很少,母猪越来越少,3-5头母猪的养户基本全部清退了;30-500头改为二次育肥了;对比猪病前出栏减少4成左右,现在减少趋势放缓,因为散户占比也少了。500-3000头母猪了解不多,估计出栏量也在减少,或者被养殖公司合并,出现了部分新兴的规模场,现在养殖逐渐集中化。5000-10000头,就属于头部养殖公司了。
3、母猪宰杀:
目前母猪过剩,杀母猪的厂都在增量,淘汰母猪比去年同期多了,省外调入的母猪比例大概占比30-40%。以前都在临沂消化,现在转移到商丘的比较多,河南价格高,优势比较明显。
4、猪病情况:
冬天到现在猪病比去年发病率高,死亡率偏低一些。3月比2月份好转一些。
5、仔猪放养:
当地仔猪以合作社为主,放养/代养模式,规模600头起步,一次采购量大约1万头。技术饲料农药自己提供,某养户规模7000头,雇佣8-10个人,去年结算大概150-160元/头,今年小幅上调到160-170元/头,料肉比差不多2.6-2.7,死亡率大概有4-5%。综合完全成本8.1-8.2元/斤,包含人工水电死亡率。公司承担发病的损失,个人承担人工费。猪病后临沂属于禁养区,猪病传播太严重,自繁自养基本很少,主要是育肥为主。
6、山东价格:
近期山东价格高于全国均价,一方面是山东地区屠宰量大,另一方面猪病后养殖量有所减少,近几年散户清退的比较多。
企业十:徐州屠宰企业
1、生产情况:
年设计屠宰产能100万头,去年屠宰量40万头,开工率40%左右。现在宰量1200/天,鲜白条占比70%,分割占比30%;鲜销占比80%,入冻占比20%。春节前高峰期宰量能到2000头/天。
2、采购情况:
一般是内部的猪源,占比大概90%,有些是外采,也需要对标一下猪源。现在集团化程度高,价差越来越小,江苏价格优势逐渐减少。
3、销售情况:
号肉跟毛猪价差6元才能保本,对比去年9.8元/公斤到场,现在16.8元/公斤到场,成本压力较大。据了解,周边部分小屠企都处于停工状态。去年鲜销90%,现在需求复苏较慢,鲜销差不多80%。主要销往江浙沪这一片,上海地区竞争压力比较大,生鲜A票可以进沪。去年热鲜40%,预冷60%;今年热鲜70%,预冷30%,未来目标精细分割,熟食加工。热鲜覆盖范围大约200公里以内,物流自营为主,第三方为辅。对标企业就是山东某屠企及某集团食品,主要销货地区重叠,所以竞争压力较大。另外,不同企业之间的毛猪采购渠道不同,成本略有差异,故而产品价格有差异。
4、冻品情况:
企业自有冻品库容5000吨,现在入库量大概1000吨,入库率约20%。估算来看,整个江苏冻品库容率约20-30%,多数屠企春节后入库动作较快,价格涨至16元/公斤以后,入库动作减缓了。
5、价格预期:
春节后的低点13.9元/公斤算是年内低位,预计年内高点的话可能出现在十一前后或者春节之前;目前来看动力不足,不会有很大的行情。正常供应及消费没有明显好转情况下,上高点压力比较大,如果有大行情,可能有情绪在作祟。猪病前南北价差明显,猪病后猪源不能流通,所以导致价格上涨。现在资源已经都开始流通,逐渐一体化,南北已无明显价差。
企业十一:徐州某养殖企业
1、养殖情况:
江苏地区自有母猪3万头,徐州地区大概有1.1万头左右。上半年外采苗猪为主,采购渠道以合作户为主。去年该集团江苏地区出栏20万头来,外采苗猪占比大概40%。
2、猪病情况:
江苏地区各集团都有拔牙情况,感觉今年猪病较去年严重。该集团当地母猪、育肥猪均有损失,安装空气过滤装置作用有限。相比集团场来说,500-1000头的中小规模场损失率反而较少。
3、合作模式:
三定模式指的是定回收价,定饲料动保价,定仔猪价。但三定客户不好开发,不如放养划算。
企业十二:徐州某养殖集团
1、江苏地区养殖情况:
在猪病之前,江苏地区散户占比较大,这几年集团场逐渐占据主流,散户去化严重。目前江苏地区集团占比70%,散户占比30%。据估算,江苏前13家集团场能繁母猪约50-60万头,整个江苏地区官方统计能繁约120万头。
2、猪病情况:
江苏地区猪病呈现一个区域性差异,铜山较为严重,睢宁相对没那么严重。损失情况估测2月份江苏地区育肥猪受损20-25%,母猪受损10-15%。年前散户严重,年后集团为主,同比去年略轻一些。拔牙效果较好,清场较少。如果密度太高的话不太好拔牙。江苏安徽已安装空气过滤装置,但效果一般。
3、生产情况:
现在江苏地区该集团能繁母猪存栏12000头,计划可能会增量到14000头左右,满负荷15000-15500头左右。如果疫情受损的话,会有育种场调入母猪。今年江苏地区该集团计划提高出栏量30%,但实际可能增幅不会很明显。现在该集团江苏安徽年出栏70万头,计划先降成本,再扩产能。计划后期出栏增至200万头,目标成本控制在7.85元/斤以内。仔猪主要是自繁自养。
4、育肥成本:
该集团现在完全成本8.4元/斤,料肉比2.5左右(120公斤)。单胎PSY11左右,配种分娩率78-82%,能到87%。断奶成活率92%,育肥成活率95%-96%。
5、饲料情况:
饲料厂为自建,在苏州地区,主要供给华东区域的养殖场,所以后期成本会下降,主要是围绕母猪场建饲料厂。饲料原料多为自采,目前盘面已经锁定低价豆粕。据客户了解,3月份全国饲料数据同比基本持平。2月份同比增幅6%,环比1月大概降幅15%。饲料环比已经连续3个月降低。
6、育肥模式:
主要是农户代养模式,自育肥占比仅5-10%。自建育肥场产能约1.5万头,但成本比农户高0.4-0.5元/斤左右,高的原因有折旧环保料肉比等因素。养户规模大概集中在1000-4000头,更偏向于1500头左右,因为产能越大,生产成绩越低。
凡是和猪价、替代饲料原料、降本增效等相关的更多资讯,可以咨询我们山东鑫旺饲料工业有限公司。